新闻  |   论坛  |   博客  |   在线研讨会
高科技助力 救灾效果事半功倍
Nancy | 2014-08-15 16:12:03    阅读:1608   发布文章

  8月3日,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.5级地震,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。地震发生后,各级救援力量和救援物资迅速投入到了抗震救灾中,挽救灾区群众的人身和财产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在近年的抗震救援中,高科技逐步发挥了重要作用,为救援立下汗马功劳。 怎样指挥救援机器人的“大钳子”?医疗方舱是否可以空投?国内一流救援队伍的配备如何?在救援现场,高科技设备是救援人员强有力的武器,使用好这“十八般武器”,救援效果无疑将事半功倍。

  无人机

  8月4日,武警黄金部队抽调6名地质专家和56名水文地质、遥感测绘等专业骨干组成的先遣救援队携带四旋翼无人机等20余台(套)新型应急救援装备,在云南鲁甸震区开展地质灾害评估工作。据了解,这也是武警部队首次将四旋翼无人机等高科技装备运用于抗震一线。截至4日15时30分,四旋翼无人机已先后3次起降,完成10平方公里作业,传回灾区第一手25分钟的航拍视频影像资料,将传送给驻地政府及前方一线救援队伍。

 

  卫星导航

  云南鲁甸地震后,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立即启动ii级应急响应机制,紧急调动资源三号和高分一号等多颗高分辨率卫星,安排多次连续观测。同时开通数据应急共享通道,提供地震灾区震前卫星历史数据和震后观测数据供抗震救灾使用。航天卫星在救灾中的广泛应用,有望扩大卫星产业的需求。有业内人士表示,2014年下半年起北斗导航产业链将会迎来较高的景气度,军工与行业应用都会同比高速增长。

  生命侦测仪

  此次云南鲁甸地震,武警部队还携带了泥石流监测预警系统、生命探测仪等专业设备。生命侦测仪是通过测试被探测者的呼吸运动或者移动来工作的。不同类别探测仪具备不同的功能。红外生命探测仪能经受救援现场的恶劣条件,可在震后的浓烟、大火和黑暗的环境中搜寻生命;音频生命探测仪应用了声波及震动波的原理,来探测搜寻生命;雷达生命探测仪是融合雷达技术、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于一体的生命探测设备。

  远程医疗

  在道路受阻,专家医生无法快速到达灾区现场的情况下,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则打破了空间限制,将后方宝贵的专家医疗资源传送到灾区一线,可以及时为灾区需要救护的灾民提供权威的医疗指导。尽管此次地震中远程医疗尚未大规模应用,但随着相关技术的成熟,未来远程医疗势必会在地震这样的大型自然灾害中发挥重要作用。

  救援工程机器人

  学名“双动力智能型双臂手救援工程机器人”,目前世界最大型的抢险救援机械,自重20吨,采用轮履两式行走,可以适应不同地面,单臂提起重量为4吨,采用油电混合双动力。救援机器人的特点在于具有双臂手,可多自由度协调作业,每个臂都有7个关节,左臂架是抓具,右臂架是液压剪具,双臂都具有旋转和摆腕功能。

 

  镁/空气电池

  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孙公权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研制,利用镁片和含电解质的水,比如用自来水、雨水甚至脏水兑成的盐水,与空气中的氧发生电化学反应,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,可以为手机、对讲机、照明灯等小型设备源源不断地输送电力。一个1.3升、1公斤左右的电池,可以为iPhone手机充电100多次。如果镁片用完,再更换一块即可。

  超级充电车

  学名“多功能皮卡充电方舱”,是四川省电力应急中心自主开发的便民充电站。充电方舱主要是通过汽油发电机提供电源,同时也可以外接发电机供电,只要现场汽油足够就可以不间断地实现供电,一台普通大小的充电方舱可以供2200人同时充电。据电力应急中心工作人员王彬介绍,充电方舱的主要功能就是给手机充电。

  全科箱房医院

  是集装箱改造而成的模式化板块医院,里面包括先进的医疗设备与信息化系统。抗震性强、快速成型,还配有便携式“一体化”医疗设备,医护人员可以直接携带这套设备,外出完成进行心电图测试、X光拍片等多种任务。中科院低成本健康中心主任周树民介绍,此次共有11个集装箱运往雅安,箱房设有内外科、输液室等,有B超、血细胞分析仪、监护仪等设备。

*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,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,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。

参与讨论
登录后参与讨论
推荐文章
最近访客